
【講師:老礦工】
◆ 講座簡介
煤礦,被譽為黑金。1960 至 1980 年代臺灣從農業轉型進入工業社會時,煤礦的開採帶動臺灣的經濟奇蹟。位於東北角瑞芳區猴硐,是當時全臺最大、品質最佳的礦場,極盛時期,煤炭產量達全臺灣的一半,礦工人數高達 1500 多人,因礦業發展聚集而成的生活聚落更近萬人。隨著 1990 年礦業停產,如今猴硐人口不到千人,當時留存的礦工記憶如同礦坑裡的煤,等待挖掘。
「猴硐不能被貓吃掉,礦工的故事要一直說下去啊!」老礦工 周朝南退休後感嘆礦業文化漸被遺忘,熱血號召老礦友們四處奔走,蒐集大量礦工文物、珍貴的攝影記錄,於瑞三本鑛事務所舊址籌辦「猴硐礦工文史館」。
礦業曾經奮力點亮臺灣經濟,礦工們的情感與故事仍充滿力量,《近礦——風・光・坑道記憶 》透過珍貴的物件與影像,喚起台灣工業發展背後辛勤刻苦的記憶。
◆ 講座時間
2021/4/29(四) 18:30 ~ 20:30
◆ 講座地點
旅讀or/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87號10樓(新光國際商業大樓)
